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国有单位工作人员参与挖矿,监察机关予以打击

撰文|高语阳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12月14日消息,浙江省纪委监委和省委网信办组成的联合检查组最近突击抽查了全省7个地区20家国有单位的36个IP地址,严肃查处了一批利用公共资源参与虚拟货币“挖矿”和交易的违规行为。

近期,国家发改委多次部署整治虚拟货币“挖矿”,各省份也在省级层面开展专项整治工作。

纪检监察机关也加入了整治行动,针对国有单位工作人员利用公共资源参与“挖矿”展开狙击。全国范围内正在整治虚拟货币“挖矿”活动。

根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文披露,浙江省从整治利用公共资源参与虚拟货币“挖矿”开始,严厉打击虚拟货币“挖矿”和交易行为。省联合检查组对国有单位进行了突击抽查,采取了不提前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直接查机房、追踪“矿机”等方式。

事实上,全国范围内已经展开了一轮整治虚拟货币“挖矿”行动。

5月21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会议明确提出要打击比特币挖矿和交易行为。

今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了《关于整治虚拟货币“挖矿”活动的通知》,要求建立工作机制,全面排查虚拟货币“挖矿”项目。

《通知》明确将虚拟货币“挖矿”活动列为淘汰类产业,禁止投资。

为什么要整治虚拟货币“挖矿”活动呢?

《通知》指出,虚拟货币“挖矿”活动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大,对经济贡献度低,对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带动作用有限,同时虚拟货币产生的风险越来越突出,其盲目无序发展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节能减排产生不利影响。

11月16日,国家发改委再次强调要整治“挖矿”活动。

纪检监察机关也出拳,对“挖矿”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今年11月13日,江西省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肖毅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肖毅违反新发展理念,引进和支持企业从事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的虚拟货币“挖矿”活动。

这是我国首例因涉及虚拟货币“挖矿”活动受到严肃处理的政府公职人员。肖毅在担任抚州市委书记期间,参与违规“挖矿”活动。

一些省份的纪检监察机关也采取了措施。

例如,浙江省公布的消息显示,共发现34家国有单位存在主动“挖矿”情况,32家单位的主机或网络设备因感染木马存在被动“挖矿”情况,查处利用公共资源主动“挖矿”的48人,其中涉及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21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的有7人,还进行了约谈和批评教育。

此外,在11月份,江西省纪委监委针对一些企业违规从事虚拟货币生产(“挖矿”)等问题,向全省开发区发出通报,坚决防止对新发展理念的打折扣、变通和选择。 各省也在推进整治工作。

今年以来,内蒙古、云南、新疆、青海、四川、安徽、河北、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海南等省份已经开始整治虚拟货币“挖

猜你喜欢

关注我们

微信二维码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