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孟京辉勇敢实验,挑战经典浮士德篇章

世纪之交时,孟京辉将歌德的经典作品《浮士德》改编成了《盗版浮士德》,在中国小剧场舞台上连演了33场。1999年12月31日,孟京辉在当晚的特别演出中,让观众伴随剧中浮士德登上火星的旅程,迎接新世纪的到来。

时隔二十多年,孟京辉又跟随时尚潮流,选择了经典的《浮士德》来开启首届斯芬克斯元宇宙戏剧节。很多人对于什么是“元宇宙”,以及“元宇宙戏剧”还不太了解,但是这却引发了大众的好奇心:人们都想知道孟京辉和他的团队会有怎样的创新和变化;元宇宙戏剧是会引发一场新的戏剧革命,还是仅仅是一个噱头或标签?

在蜂巢剧场里,舞台上竖起了一个大型的名为“Faust”的多媒体屏幕,工作人员们戴着VR装置在调试设备。两位穿着朋克风格服装的男演员上台,简单介绍了《浮士德》的故事,并用与作品相关的六组数字,请坐在与数字相关座位上的六位观众上台,并戴上VR设备,进入所谓的“元宇宙浮士德世界”。但是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他们只能通过大屏幕观看被数字化的演员在虚拟幻像中表演,就像在玩电子游戏一样。

十几分钟后,VR部分结束,观众回到座位上,大屏幕上升,展示了张武设计的带有孟京辉独特美学特色的舞台。演出回到了孟京辉一贯的表演风格。舞台上有一个巨大的歌德头像,神秘的猫头鹰眼睛,还有酒瓶、时钟、书籍、电视机、洗衣机等营造的混乱氛围。演员们通过夸张的造型,以疯狂、荒诞、戏谑、浮夸的方式演绎剧情和人物。两位朋克风格的男演员原来是分裂的魔鬼角色,而浮士德则变成了一个忧郁气质的惨白青年。孟京辉再次对《浮士德》进行了解构,但似乎并没有真正满足观众对于“元宇宙戏剧”的期待。

实际上,孟京辉对于时代变化和新事物始终保持着敏锐的感知能力。歌德笔下的浮士德希望通过求知与探索来抵抗生命虚无,而魔鬼却通过灵魂契约打开了他的欲望之门,让他在追求欲望的过程中得到一切,却也不断失去曾经拥有的一切。与此同时,现代科技与艺术通过“元宇宙”给人类开启了一个全新世界的诱惑,但也将人们陷入更深的欲望和困惑之中,与《浮士德》中的故事形成了深刻的对比。

如果“元宇宙戏剧”能够利用经典作品的力量,让人们理智地审视当前的科技发展,而不是盲目追逐时尚技术;或者“戏剧”通过科技赋予它新的能量的同时,也能够反思科技可能带来的对人类的改变甚至异化,那么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将具有更强大的影响力,也将激发人们更深入的思考。

但目前来看,歌德是伟大的,《浮士德》是经典的,而“元宇宙戏剧”还处在实验和探索的阶段。

(原标题:戏剧《浮士德》:元宇宙戏剧,尚在实验探索之中)

猜你喜欢

微信二维码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