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土地托管:农户坐地增收

  • 托管
  • 2023-07-31 21:10:24
  • 15
自从把家里的土地流转到村里的供销合作社之后,我们这些老人就在村里的产业基地上打点零工,一年下来收入比往年种地强多了。

据了解,因大多劳动力外出务工,甘龙村出现了田地撂荒、好地变荒地等现象。为破解耕地闲置难题,甘龙村支“两委”于2022年在玉屏县供销联社引领下,采取“党支部+供销合作社+农户”模式,选取集耕、种、管、收于一体的玉屏县供农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合作,按照“农户土地流转、集体统一经营”原则,从选种、耕种、管理、收割全部交由供农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村供销合作社进行统一销售。

土地托管,就是在不改变现有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前提下,由村集体组织实施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土地连片种植和服务,当起农民的“土地保姆”,农民成了收租的“甩手掌柜”,农民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去产业基地或寻找其他能赚钱的工作,增加村集体及农民的收入,让小农户零散的土地集约成产业良田,真正让土地活起来、农民富起来。

“2022年我们土地托管种植水稻实现亩产达1500斤,现在尝到土地托管带来‘甜头的群众,纷纷要求将农田耕、种、管、收全环节全部交给我们供销合作社管理。”甘龙村党支部书记姚敦云介绍,下一步,还将通过土地流转方式,把闲置或农户因年老体弱无力耕种的土地流转出去,实现土地集中连片和规模化经营,将成片土地由种植大户流转、托管,积极推广应用农业机械化设备,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同时依托土地托管服务,大力发展乡村“水稻+油菜”“水稻+蔬菜”等特色产业,以工促农、以农助工,紧抓土地整合、托管,在乡村振兴道路上蹚出土地托管的“甘龙模式”。

据统计,2022年甘龙村共实现土地托管服务40余亩,带动农户增收1000元以上,村集体经济增长20000元以上。(张家明)

(责编:敖嘉钰(实习)、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来源:人民网

作者:

猜你喜欢

关注我们

微信二维码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