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NFT新旧力量对决:胜者为“原生新物种”还是“传统大IP”

  • NFT
  • 2023-07-12 12:22:37
  • 31
9月28日晚,知春小宇宙举办了主题为“NFT的颠覆与泡沫”的直播活动。活动中,知春资本投资副总裁曾映龙与NXGen创始人兼CEO Bosen、Oasis创始人兼CEO尹桑、《硅秘》主理人李斯璇、ZonffPartners合伙人张晔一起探讨了NFT的本质和趋势。

曾映龙:NFT市场有两股热度较高的力量,一是以NBATopShot等传统大IP为代表,另一是以Loot等新物种为代表。大家如何解读这两股势力?

Bosen:传统大IP结合NFT可以推动技术被更广泛地推向市场。但从交易量来看,原创的NFT项目表现更好。总的来说,NFT最终还是需要回归到使用价值,才能发展得更好。

尹桑:我的总结是“演化”大于“归化”。所谓“归化”是指将现实世界的内容归化到数字领域,比如将实物变成NFT进行销售。而“演化”则是指从数字环境中原生产生一个新世界,比如虚拟世界的体育运动,可以让用户参与魁地奇比赛;还有像Loot这样的新物种,以及AI和NFT结合的新模式。

“归化”的路径速度快、收益曲线好,但长期价值有限。“演化”的起点低,但未来成长的潜力很大。我相信数字原生产生的NFT会击败传统世界的“归化”玩家。

曾映龙:从用户视角来看,大家购买NFT是为了什么?NFT和版权有什么关系?

李斯璇:目前还处于早期阶段,最初的价值更多体现在用户喜欢,超过了艺术上的价值。比如你购买了一张照片的版权,和购买复制品是不同的。但数字世界中的物权和现实世界的版权并不能直接进行对比。

在NFT上展示别人的作品,理论上我需要得到授权,这也涉及到与现实世界版权冲突的问题。

张晔:确实有冲突。以前有个摄影师的作品未经授权被人二次创作成数字作品,并以两千个以太坊的价格出售。

在法律中,版权、著作权、使用权等都是受到限制的,但在NFT领域,所有权和其他权利并没有被写入法律条款,只有由代码约束的合约关系。一旦实际世界和数字世界融合在一起,就会出现冲突,这是一个待解决的问题。

尹桑:版权和NFT实际上没有太大关系。首先,NFT中涉及版权的内容未来占比极小。其次,在数字领域中,使用现实世界的东西进行传播或表达本身就不存在版权问题,比如我在微信头像放一幅毕加索的画并不会构成侵权,这只是一种个人表达,并不是为了赚钱。

第二,在区块链世界中不存在版权问题。在现实世界中,验证是否为原版很麻烦,但在区块链世界中,只需通过以太坊钱包地址就能确定是否为原版。目前出现版权问题的原因是艺术家的交易地址和发展渠道等并不普及。

曾映龙:基于“演化”逻辑,Loot等数字原生的NFT新物种诞生了,哪些特点的NFT更容易被数字世界的居民认可?

李斯璇:我觉得有个共同点就是“whysoserious?”的思潮。年轻人更喜欢不那么严肃、半开玩笑的东西。他们不喜欢大机构如LV代表的东西,不喜欢事先约定俗成的东西,更喜欢原生的东西,喜欢参与建设,一起推向一个新世界。

Bosen:前面提到的“归化”和“演化”,有点像圈内视角和圈外视角,这两股力量都在发展,未来一定会相遇。但我不认为未来所有的NFT都需要数字原生的,现实世界中有价值的IP和现有认知下的规律也会被带入数字世界。这些IP在推进技术,使NFT的圈子越来越大,没有必要将这两股力量对立起来。

张晔:NFT是一种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改变。我们应该关注一些能够从一个点出发进行微小创新的项目,并最终解决现实世界痛点的项目。我们可以放大来看,看它能否通过微

猜你喜欢

微信二维码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