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稳健货币政策是中国金融周期稳定的根本

在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表示,2022年,美国金融条件的收紧程度和速度仅次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原因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每当美国金融条件收紧时,一些经济基本面脆弱、对外部融资依赖度高的新兴经济体往往面临资本流出、本币贬值、外债偿还压力,甚至可能爆发金融危机。随着美国金融条件的快速收紧,全球金融周期进入下行期,新兴经济体再次面临本币贬值等压力。

潘功胜表示,本轮新兴经济体货币贬值幅度相对较小的原因有三方面。一是新兴经济体的外汇储备持续增长,可以应对资本流出。二是许多新兴经济体的央行在美联储之前启动了加息周期,抢占了主动权。三是商品出口型新兴经济体受到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提振。尽管本轮金融周期对新兴经济体的影响较弱,但一些经济实力较弱、对外部融资依赖度较高的新兴经济体仍然面临较大的偿还外债压力。

潘功胜表示,近年来,中国的金融周期相对稳健。中国的长期稳健货币政策使得中国的金融周期相对稳定。中国始终坚持以自己为主,坚持跨周期和内外平衡的导向,不跟随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这为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提供了适宜的环境。中国的市场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为实体经济提供了充足稳定的融资。近年来,中国的信贷支持作用不断增强。

潘功胜表示,今年以来,中国的外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虽然人民币汇率出现了一些波动,但整体上保持基本稳定。他预测,中国的外汇市场有望保持较为平稳的运行状态。近年来,中国的外汇市场呈现出新的特征,市场运行具有韧性,市场主体更加成熟,交易行为更加理性,使用汇率避险工具的程度提高,人民币跨境使用水平大幅提升。中国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维护外汇市场的稳定运行。

资料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光明网

猜你喜欢

关注我们

微信二维码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