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中本聪被找到并被捕,影力所交易平台遭到重创

这几天,网上发布了一条消息:北京时间凌晨2点,比特币崩溃了。特朗普的FBI特勤局在九年的行动中抓住了比特币在纽约的发起人Nakamoto。接着宣布比特币网络关闭,与比特币服务器断开连接。看到这条消息,码字的小编觉得这是一个科学谣言开始渗透到比特币圈子里的例子。但是,我的父亲突然不淡定了,开始追问:“看到网上的消息没?比特币要完蛋了!创始人都被抓了!”。下面就让我为大家分析分析这条消息的可信度。

1、比特币网络正式关闭,断开比特币服务器的连接? 比特币网络是按照比特币P2P协议运行的一系列节点的集合。P2P意味着,位于同一网络中的每台计算机都是平等的,所有节点共同参与维护网络。节点与节点之间可以相互连通、交互运作,在共同对外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可以使用网络中其他节点提供的服务。

P2P的优势在于,它没有一个中心化的总服务器,这就避免了总服务器受到人为的操控,造成数据篡改、删减等风险,同时也避免了总服务器宕机、出现漏洞、意外受到攻击而瘫痪崩溃所造成的损失。

由于比特币采用的是P2P,比特币网络的服务器,是由全球所有网络节点共同组成一个“超级服务器”,掌管这个“超级服务器”的不是其中的某一个节点,也不是一个机构,而是所有的网络节点。因此,比特币的数据是由全球互联网上成千上万的网络节点共同记录维护的,没有人能够擅自篡改其中的数据,也没有国家和机构能够操控它。所以,说“比特币网络正式关闭,断开比特币服务器的连接”完全是无稽之谈。

2、FBI抓住比特币在纽约的发起人—Nakamoto?

Satoshi Nakamoto在2008年发表了一篇论文,名字叫作《比特币:一个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这篇论文标志着比特币的诞生。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仅仅标志着“比特币概念”的诞生。比特币真正被挖掘出来,是在芬兰的赫尔辛基,而不是美国纽约。

2009年1月4日,中本聪在位于芬兰赫尔辛基的一个小型服务器上,挖出了第一个区块——比特币创世区块,获得了50枚比特币的奖励,标志着第一个比特币的问世。之后,比特币依靠一套“去中心化”的发行机制来发行,这套发行机制简单来讲就是:系统自动生成比特币来奖励创建与维护区块的人。所以,说“中本聪”是“比特币在纽约的发起人”,未免显得太不专业了。

而且,“中本聪”这个名字只是一个笔名。在比特币初具规模的时候,“中本聪”为了避免自己成为“权威”,违背“去中心、去权威”理念,便隐退了,到现在还没有人知道他到底是谁。一些经济学家、密码学家曾被指认为“中本聪”,但他们纷纷出面否认,还有人认为,“中本聪”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从这个层面来讲,连“中本聪”是谁都不知道呢,上哪里抓人去?

3、比特币,本世纪最大的泡沫?

比特币最早的时候并不值钱,10000比特币才能换两个披萨。但是,短短十年内,比特币的价值增长了1500万倍。于是,有人说比特币是本世纪最大的泡沫,认为一堆代码并不值得这么多钱。但是如果按照这个道理,房地产难道就没有泡沫了吗?为什么一堆建筑材料造成的房子就能值百万千万?

将价格上涨视为“本世纪最大的泡沫”似乎有点嫉妒心理。想象一下,如果几年前买了一千或者一万个比特币,现在可能早已经财务自由了。但是换个角度想,以我的眼界,可能在比特币涨十倍或者二十倍的时候就会卖出,图个小利润,根本不可能在涨一千倍、一万倍的时候还淡定。能够持有比特币的人或者根本不在意它,随便丢掉,或者已经财务自由了,对上涨几十倍的时候不在乎,只是赚一点“小钱”。

对于“泡沫”,我想说泡沫是正常的现象,是市场自发产生的一种超买现象,是由市场决定的。而且,泡沫并不是坏事,如果不是比特币价格飙升,它的底层技术——区块链怎么会得到如此重视呢?

比特币的伟大之处不在于创造了多少“致富神话”,而是代表着区块链技术的起源。目前,区块链技术已经开始脱离比特币,渗透到许多商业领域,不同行业都希望将区块链应用到现实生活中,通过各式各样的应用场景,让我们获得更好的生活体验。

区块链的出现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机会,在这个领域探索是非常有价值的。

猜你喜欢

微信二维码

微信